作者:謝巧玲 發(fā)布時間:2019/4/11 點擊數(shù):1646
“我和我的祖國,一刻也不能分割,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......”湘煤集團2019年“學習強國”平臺建設暨通訊員培訓班第二期的50多名學員們站在芷江受降坊下把自己對祖國的愛融入深情地歌聲中。
我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班,在培訓班的第一天,班主任就告訴我們,此次培訓我們將去參觀紅色教育基地---芷江受降紀念館,并在血字牌坊下合唱“我和我的祖國”。當時我就想:能站在“中國的凱旋門”下唱這首歌,那是多激動人心的事情!我的心里自此有了小小的期待,期待著這一刻的到來,也為這一刻的到來,在課后認真的練習著這首歌。
參觀芷江受降館的那一天終于到了。下車后,走進紀念館大門,一座白色的牌坊映入眼簾,這座四柱三拱門式的建筑造型如醒目的“血”字,意為中華兒女的血肉之軀融合而成。仰望“受降紀念坊”,頓時肅然起敬,她是用中華民族優(yōu)秀兒女的鮮血,寫下的抗日戰(zhàn)爭偉大勝利的光輝歷史和見證;她是記載一個民族取得正義戰(zhàn)爭勝利的一座豐碑;她更在昭示世人,凱旋之門永遠為向往與愛好和平的人們而立。
芷江曾是一個名不見經(jīng)傳的湘西小縣城,1945年,日軍調(diào)集8萬兵力發(fā)起以摧毀芷江機場為目的、企圖打通西南大通道的“湘西大會戰(zhàn)”,經(jīng)過2個多月的作戰(zhàn),日軍傷亡慘重,日軍的帝國夢在芷江徹底破滅,中國正面戰(zhàn)場的最后一戰(zhàn)大獲全勝,頓時芷江名揚四海。而日本于1945年8月21日在芷江受降,標志著抗戰(zhàn)的勝利,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!
同學們用自己滿腔的熱情,將自己最真摯的感情融入到“我和我的祖國”中。歌聲飄向很遠很遠,吸引來一群白鴿,白鴿隨著同學們手中揮舞的國旗一起起飛,一起用嘹亮的歌聲向自己偉大祖國的表白。短短七十年,新中國從曾經(jīng)的一窮二白到如今的繁榮昌盛,國力不斷強盛,科學技術(shù)日新月異,人民的生活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,創(chuàng)造了多少令人震撼的世界第一......一次次成功的撤僑事件,讓國人感覺到還有一種驕傲叫“中國式撤離”,讓每一名在海外的中國人都能感受到,無論經(jīng)歷什么樣的危險都不用懼怕,因為我們的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。
無論我走到哪里,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自豪。無論我走到哪里,都流出對祖國的愛和贊美。
白沙信息版權(quán)所有 地址:湖南省耒陽市白沙路1號 郵編:421800 |
電子郵件: 108778073@qq.com |
湘ICP備10202670號 湘公網(wǎng)安備 43048102000139號 |